《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是以量化指标反映美国及世界科技状况的报告,以数据和事实为主,不提供政策建议。 从今年发布的这份报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我们从这份800多页的报告中撷取了一些关键数据。 理工科人才培养 排名:世界第一 科学与工程人才对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中国等亚洲国家科学与工程学位的授予量比较集中。 2012年中国授予的近一半(49%)大学第一学位是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美国这一比例只有33%。全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大学第一学位授予总量约为640 万,其中23.4%是在中国,印度占23.0%,欧盟占12%,美国只占9%。 中国大学学位数量的增长要比主要发达国家快得多。2000年至2012年间,中国获得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的人数增长了3倍多,远远快于美国、欧洲及亚洲其他国家。 中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以后美国近一半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了临时签证持有者,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是这些博士学位获得者的主要来源国。 研发支出 排名:世界第二 全球研发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仍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研发大国,中国居第二位,中国的研发开支接近欧盟的总和。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全球研发总支出当中,中国约占20%,仅次于美国(27%)。 过去10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研发支出增长非常迅速,尤以中国最为突出。中国大约占了2003年至2013年全球研发支出增长额的三分之一。美欧所占份额显著下降,美国从35%下降到27%,欧洲从27%下降到22%。同期,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地区(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占比从25%增长到37%。 各国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的相对重视程度不同。2012年中国研发资金的5%用于支持基础研究,美国这一比例为17%。另一方面,中国将84%的研发资金用于支持开发,美国这一比例为62%。由于基础研究缺乏明确的应用目标,因此一般大量基础研究需要政府的支持。报告认为,中国对基础研究支持相对不足可能反映了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 |
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谢谢。